2023年招生专题之艺术与传播系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17日   浏览:1611次  

艺术与传播系

一、办学特色

艺术与传播系,前身为成立于2010年的文法系,2023年4月更名为艺术与传播系。本系秉承“澄怀抱朴、博雅精专”的系训,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实践教学为抓手,全面推进系部建设,在教学、科研、学生教育和管理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专业建设铸就品牌

本系新闻学新媒体方向)新闻学影视制作方向)、产品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等专业。以评促建,专业评估硕果累累其中新闻学专业在20172021年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荣获省内同类院校第一名产品设计专业2018年2021年江西省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省内同类院校第一名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本系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动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网络教学为三维立体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学院现有学生1500余人以赛促学,学科竞赛捷报频传。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荣获红点奖、IF奖、红星奖、未来设计师·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江西省大学科技创新竞赛——工业设计赛项、江西省大学生写作大赛等内外专业技能大赛奖项1200余项,代表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20余项。

师资力量持续壮大

本系已形成一支年龄结构与职称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和科研队伍。具有专兼教师75人,副教授(含)以上职称占28%,所有教师均有硕士(含)以上学位,其中九江市双百双千人才1人,学院教学十佳6人、科研三强2人、师德标兵3人。

党建思政铸魂育人

本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开展红色教育,构建立德树人的红色坐标系,充分发挥党总支的领导核心作用,为系部健康、持续、稳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证。近年来,荣获全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多次荣获学院先进党总支、先进党支部等荣誉。

就业升学稳步攀升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较高,就业质量良好。多名毕业生考上硕士研究生、公务员,进入知名企事业单位工作。

二、学科建设

指导思想

贯彻“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特中求优”以及“重点突破、分层递进”的学科建设思路,紧密结合地方经济,促进和带动学科发展,在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同时,重视学科特色建设,着重抓好学术队伍、实验室建设、科研课题、科技成果和人才培养几方面的工作。

(二)主要内容

1) 学科方向

新闻学(新媒体)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秉承“信敏廉毅”校训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财经知识和网络新媒体相关知识了解新闻传播政策法规,具网络新媒体新闻写编评、图文制作、视频拍摄制作以及运营管理等网络新媒体业务技能,能在新闻、出版等传媒行业、党政机关和其他企事业单位等从事新闻宣传业务、管理或新媒体运营的应用型人才。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新闻学(影视制作)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秉承“信敏廉毅”校训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新闻传播学理论知识、影视摄影与制作基础理论与方法,具备新闻、广告、宣传片等影视策划、拍摄及后期制作技能,在传统媒体机构、短视频和直播等新媒体平台、党政机关、影视传媒公司及广告公司等从事影视摄影制作、影视广告创意制作、影视教学、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产品设计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秉承“信敏廉毅”校训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领先的设计审美判断、系统的产品设计专业知识,具备敏锐的设计创新思维熟练的设计表现能力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设计公司互联网公司从事产品功能创新产品造型设计及相关设计职位的应用型人才。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秉承“信敏廉毅”校训精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系统的数字媒体艺术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注重艺术设计、美学、视频采集编辑以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能够胜任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编创和制作等工作,思想性和艺术性良好结合、具有国际化视野、实际操作能力强的现代数字媒体艺术应用型人才。

授予学位:艺术学学士

修业年限:四年

2实验室建设

产品设计专业现有模型制作室1间,学生工作室4间;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有校内实训机房1间,学生工作室1间;新闻学专业现有全媒体工作室1间。

3)人才培养

专业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创新基础,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决定因素。结合以赛促学、分方向培养的目标,各专业建立了专门的实验室(工作室),并广泛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比赛,实现三个课堂联动,三类实践互促,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一定成绩。

4)科研发展

科研是学科建设的根本,以专业为单位,建立特色科研团队,各专业设立1名科研带头人,对已有的科研项目,集中人力、物力,保证项目的高质量完成同时组织好新科研项目的申报工作。

5)对外交流与合作

注重对外交流,提升科研和教学水平。设立惟新讲坛,引进专家学者、一线优秀专业人员进校开展讲座,派出青年骨干教师参加内外学术会议培训、挂职锻炼以人才培养促进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提升教学科研水平重视产学研结合,开展校企合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逐步扩大校企合作范围,使企业成为中青年教师项目转化和实践基地,并最终成为学生的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

6) 课程建设

大力推进系级一流课程建设,每年培育2门系级一流课程,为院级、省级一流课程申报作准备,编辑出版专业特色教材和专著。

7)学科文化建设

学科文化是学科团队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道德规范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群体心理定势和精神状态,是学科整体面貌、水平、特色和凝聚力、感召力以及创造力、生命力的体现,包括学术道德、学术规范、教风学风、科研态度、进取精神、创新意识、沟通技巧、团队精神、学术风格等内容。积极开展学科文化建设,有助于提升学科形象,对学科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师资力量

冷淑敏,中共党员,副教授,文学硕士,现任艺术与传播系主任,新闻教研室专职教师2010年6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当年7月入院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文学文化及相关课程教学。主要成绩: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8项,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4篇为北大中文核心论文,主编教材3部,主持重点建设课程1门指导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获等级以上奖励30余项。曾获江西财经大学第二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江西财经大学“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征文二等奖、江西财经大学“教书育人”感悟征文三等奖、学院教学三佳科研三强师德标兵、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优秀社团指导老师、优秀项目指导老师等荣誉

徐丽平,副教授,艺术与传播系副主任,九江市“双百双千”学术学科带头人,江西省工业设计学会副会长,江西省地域文化研究会理事,江西省设计学教指委委员。长期在高校从事产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工作,科研方向为文化创意产品设计、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从教以来,获得德国红点奖(Red-dot Award)1项,省级专业竞赛金奖8项,银奖6项,多项国家级、省级赛事的优秀指导老师奖及学院“师德标兵”荣誉;公开发表论文、作品16篇(件),其中在CSSCI刊物发表论文2篇;参编教材4部;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4项;主持省级课题4项,参与教育部课题2项、省级课题10余项;带领产品设计专业参评江西省专业综合评价获得独立学院第1名,主导成立了产品设计专业创新工作室、数字媒体艺术工作室,指导学生参加德国IF设计奖、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等国际国内赛事,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600多项。同时,积极参与社会服务项目,为企业提供产品及周边设计服务,产生众多成功设计案例,为企业创造了更多经济效益。

李媛艳,中共党员,讲师,传播学硕士现任艺术与传播系副主任,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主要研究方向:新媒体经济及广告实践。主要成绩:主持或参与省级课题7项,发表数篇学术论文,其中1篇为北大中文核心论文,参编教材1部,多次参与国家级学术论坛交流学习。主要讲授《传媒经济学》《媒介经营与管理》《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等课程。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艺术广告大赛”,荣获省级奖项20余项,国家级奖项4项,指导学生完成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1项、校级项目2项,组建全媒体工作室和无人机协会。曾获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优秀指导老师”、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优秀指导老师”、学院2017年度“教学三佳”、2019年度“师德标兵”、优秀项目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付家柏,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艺术与传播系新闻教研室返聘教授。1985年毕业江西师范大学中文系,研究方向为新闻与文学相关理论。主要学术成果:发表CSSCI、中文核心期刊论文30篇,主持完成或参与省部级人文社科、教育管理课题10项,主编教材6部,完成专著2部。

方莉,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研究生。2005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专业,艺术与传播系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主任,数字艺术学生创新工作室指导教师。主讲《广告设计》《包装设计》《造型基础》等课程,主持及参与省级课题五项,出版专著1部,发表SCI、CSSCI及国家核心、省级期刊论文(作品)20余篇(件),参编教材3部,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设计作品荣获国家级、省级专业竞赛10余项。获得学院“教学十佳”“科研五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工会积极分子”及国家级、省级专业学科竞赛“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李雪娇,曾任萍乡全媒体中心主任记者,现为我院艺术与传播系返聘副教授出版《花间一壶酒》《家住安源》等五部专著,报告文学《风雨安源路》在人民日报整版刊登。新闻作品获得三十多项国家和省市奖励,散文作品入选《散文江西》和《一座山的回响》,多次获得全国及省市征文奖励。

      田秀娟,湖北黄冈人,中共党员,讲师,文学硕士,现任中文、新闻教研室主任2010年12月毕业于南昌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11年入学院工作至今。主要授《新闻学概论》《新闻写作》《新闻法规与职业道德》等课程。主要成绩:主持江西省人文课题1项,参与省级教改课题1项,发表省级以上论文多篇,参与教材编写3部,参与重点课程建设1门。曾荣获江西财经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荣获学院“教学十佳”“十佳宣传工作先进个人”“先进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徐彩云,1977年8月生,江西波阳人,中共党员,讲师,中国古代文学硕士,从事学院贫困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八年,2016年至今,任艺术与传播专职教师。2008年1月,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词曲学。主要学术成绩:参与江西省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十一五项目、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参与大学语文教材编写;独立或共同发表论文8篇。

陈滴滴,1985年12月生,江西南昌人,中共党员,讲师,全日制硕士,新闻教研室专职教师。2008年本科毕业于上饶师范学院新闻学专业2011年硕士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传播学专业。主要讲授新闻编辑学》《网络舆情等课程。曾获学院“教学十佳”“优秀教工党员”“教学竞赛二等奖等荣誉。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江西省高校党建研究项目、江西省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等课题,参与教材编写并发表论文若干篇。

章梦天,1992年11月生,中共党员。2016年毕业于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主要研究网络新媒体,舆论传播等。曾任南昌日报时政部记者,世界500强恒大集团品牌媒介,负责舆情治理及媒体沟通工作。个人论文《江西网络视听产业研究》入选江西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创新工程优秀论文集。现任学院艺术与传播系新闻学专业教师,担任《传播学概论》《外国新闻传播史》《网络与新媒体应用》等课程。博士在读。

程昌发,江西南昌人,中共党员,讲师,新闻教研室专职教师,硕士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参与省级课题1项,发表论文4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传播、新闻史研究。

刘扬,讲师,艺术学硕士,2016年毕业于南昌大学设计学专业,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艺术与传播系产品设计教研室主任,产品设计学生创新工作室指导教师。从教以来,获得多项省级以上竞赛奖励,多项国家级、省级赛事优秀指导教师奖,学院“教学三佳”“金牌主讲教师”“十大优秀班主任”等荣誉,发表论文及作品多篇、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3项,参与省级课题5项,指导学生参加各类设计竞赛获奖200余项。

 

彭美娥,讲师,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产品设计专业教师,数字艺术工作室指导教师。担任过《设计色彩I》、《设计色彩II》、《产品手绘及表达》、《动画场景设计》、《风景写生》等专业课程。在一线教学工作中,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鞭策自己,时刻提醒自己必须高度重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多元化教学模式,作为数字艺术工作室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好创意高校艺术设计大赛”“江西省艺德杯作品展”“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年鉴”等比赛中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四十余项。

 

吕鹏腾,中共党员,讲师,美术学硕士,江西财经大学艺术与传播系产品设计专业教师。担任6门本科生专业课程的教学教学工作,评教成绩始终保持优秀等级。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在中国民族博览等期刊发表多篇文章,作品《月照深林》获江西省第十届《艺德杯》教师组二等奖,指导学生获多项省级以上奖项,并多次被评为好优秀指导老师。任教期间始终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坚持学习,不断提高学识,探索教学方法;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利用好讲堂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以身作则,传授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用真心和爱心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徐英凯,中共党员,讲师,工业设计工程硕士,现任产品设计教研室专职教师。2018年毕业于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同年9月入院工作。主要讲授《计算机辅助设计(二维)》《ILLUSTRATOR产品效果图技法》《SolidWorks建模技术》等课程。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江西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省级等赛事奖项;个人发表专利三项,发表国家级期刊三篇,曾荣获第五届江西财经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优秀指导老师、“江西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优秀指导老师、优秀班主任标兵等荣誉称号。

 

黄文诗讲师江西南昌人,硕士学历,现任艺术与传播系产品设计专业本科年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工业设计专业硕士毕业于南昌大学,产品设计专业,同年参加工作,在高校任教5年。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展示设计,多次指导学生获奖,发表EI学术论文1篇,省级期刊4篇,校级期刊6篇。

 

李天凯,中共党员,1990年生,江西上饶人,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艺术设计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专职教师,产品设计学生创新工作室指导教师。参与完成江西省艺术科学规划青年项目1项;作为工作单位产品设计专业创新工作室负责人之一,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百余项,并为工作单位赢得“优秀组织单位奖”多项,有效扩大了工作单位在本专业领域的影响。

陈敏,现为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环境设计系系主任,1994年毕业于北京服装学院,2008年华中科技大学获美学专业硕士毕业,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室内装饰协会会员,江西室内装饰协会副主任,在省美展中获金奖2项、银奖8项、铜奖11项,2010年举办个人画展,出版专著3部、编著教材10余部,及在权威期刊、CSSCI期刊、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研究省级课题9项。

黄东兴,现为江西财经大学艺术学院讲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硕士研究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西省艺术教育协会副秘书长,江西省油画艺委会委员,浙江省油画家协会会员,博雅艺术中心副主任。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蓉城美术馆、深圳大芬美术馆,甘肃文旅集团,开元集团、衣恋集团,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馆等收藏,并荣获国家级、省级艺术展览40余项,主持及参与省级课题8项,参编专著1部。

 罗翔,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现任艺术与传播系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形式基础》《数字图像处理》《设计美学》等专业必修课程,在省级及以上专业竞赛中获奖多项,设计实践经验丰富。

范世杰,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江西财经大学,现任艺术与传播系数字媒体艺术教研室专职教师,主讲《影视制作基础》《交互设计》《基础图案设计》《非线性视频剪辑与影视特效》等专业必修课程,在省级及以上专业竞赛中获奖10余项,荣获多项国家级、省级等专业竞赛优秀指导老师等荣誉。在教学中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教师的使命和职责。

四、科学研究

艺术与传播系在学院领导下,以提高育人质量为本,内涵建设为中心,以项目申报为抓手,以科学研究促进人才培养,不断夯实学科建设基础。

近年来,艺术与传播系教师奋发图强,完成了大量较高水平的科研工作,系教师发表论文(作品)100余篇,其中核心以上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10余部;主编、参编教材20余部;获得国家专利,软件著作权40余项;主持、参与教育部、省级课题30余项;本系教师还积极参与红点奖、江西省“天工杯”、江西之星等专业设计竞赛,获得红点奖4项、省级竞赛金奖20余项、银奖和铜奖近30项。

以下为部分展示成果

                                          

序号

项目类别

项目名

1

课题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研究——江南都市报官方微博为例

2

课题

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例

3

课题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意识形态问题研究

4

课题

智媒时代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构建以江西省为例

5

课题

互联网+背景下城市老年人网络素养培育研究

6

课题

《挖掘缺失的设计灵魂——<产品设计与开发>课程“体迪悟”教学探索与实践

7

课题

江西红色文化元素的动漫设计研究

8

课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南昌瓷板画的历史源流探索与保护发展研究

9

课题

《美术馆公共教育引入高校美育教学实践研究——以馆校共建模式为例》

10

论文

mobile sns addiction and user continuance:an empirical investical investigation of wechat》

11

论文

《基于情绪导向的产品设计色彩研究》

12

论文

Discussion and Analysis on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Fine Arts in Computer Graphic Design》

13

论文

Innovative design of Visual Art based on VR technology

14

论文

江西省面向中小企业的工业设计合作模式 研究

15

论文

从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看国产动漫崛起之路

16

教材

人机工程学

17

教材

立体构成

18

专利

一种易清理的汽车引风罩

19

专著

《中国民间美术深入解读》

20

竞赛

防止踩踏积水系统

 

五、专业发展前景

新闻学专业发展前景

本专业全面科学构建教学课程体系,形成了理论教学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辅助教学环节和创新与素质拓展四类课程体系。整合新闻传播学财经网络与新媒体影视摄影与制作方向课程构建全媒体人才培养理论教学体系定期邀请优秀媒体人和学科专家学者,围绕传媒行业发展,学术前沿、职业规划等开设讲座,拓展教学空间;依托专业竞赛、学生工作室、实践教学基地等平台,打破传统课堂,以赛促学,优化教学模式,形成了课内实验实训、课外实践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理论教学中的实验或实训教学的比重,专业教学效果明显。

目前新闻学专业在新媒体方向发展势头良好,为了更加契合经济社会的发展,本专业在现有课程体系上,充分依托学院资源,培养能在传统媒体机构、新媒体平台、党政机关、影视传媒公司及广告公司等从事影视摄影制作、影视广告创意制作、影视教学、项目管理等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产品设计专业发展前景

产品设计专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人们对创新产品的需求增加,产品设计专业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产品设计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各个行业就业,如制造业、消费品行业、科技公司、设计咨询公司等。产品设计师在企事业单位中负责产品的外观设计、功能设计和用户体验设计,为企业开发创新的产品提供支持。产品设计专业培养了创新思维和创造力,许多毕业生选择成立自己的设计工作室或创业公司。他们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开发独特的产品,并通过创新的设计和品牌推广取得成功。

随着企业对产品设计的重视程度提高,产品设计师的薪资待遇也相应提高。优秀的产品设计师在行业内有较高的竞争力,能够获得较高的薪酬和福利待遇。产品设计专业提供了广阔的职业发展空间。毕业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专长选择专注于某个领域,如工业设计、用户界面设计、包装设计服务设计等,也可以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跨领域发展,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

综上所述,产品设计专业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及毕业去向,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的需求,产品设计师将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能够在企事业单位、设计公司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等从事产品功能创新产品造型设计及相关设计职位。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发展前景

本专业属于设计学类学科,以数字媒体艺术理论为基础,整合艺术设计、美学、视频采集编辑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等方面的专业课程,构建人才培养理论教学体系,定期邀请业内知名专家、学者进行教学穿插,拓展学生专业视野,并依托专业竞赛,学生工作室,实践教学基地等平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有序深入地推进专业人才培养工作。

目前,为契合数字化时代人类社会的变革浪潮,本专业培养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意识,能够胜任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编创和制作等工作,思想性和艺术性良好结合、具有国际化视野、实际操作能力强的现代数字媒体艺术应用型人才。

六、毕业去向

新闻学专业毕业去向

近年来,学生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两余项,在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江西省写作大赛等赛事中表现优异。学生积极参与实习实训,在各级刊物校内外网络平台上发布作品百余件点击量高,社会评价效果良好。优秀学生就职于江西日报、江西法制报、深圳晚报等知名媒体和各级融媒体中心,以及央视创造传媒有限公司、深圳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网易公司等知名企业。近三年学生考取研究生35余人,考取学校如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西安财经大学等,30余名毕业生走向宣传部组织部党办纪委等公务系统岗位就业形势良好。

 

产品设计专业毕业去向

近年来,产品设计专业学生荣获国家级、省级奖励1000余项,在红点奖、IF奖、红星奖、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两岸新锐设计竞赛·华灿奖、中国好创意暨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江西省大学科技创新竞赛等国内外专业技能大赛中表现优异,代表学院获得优秀组织奖20余项。本专业30余名毕业生考入日本九州大学、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华侨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研究生。毕业生具有优秀的专业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强烈的进取心,短时间成为工作单位的骨干力量,深得用人单位的好评和社会的认可。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毕业去向

毕业生就业领域涉及广泛:如可在企事业单位、广告、影视、动画、漫画、游戏和互联网等公司从事相关工作。